众所周知,近视度数越深,出现视网膜裂孔、黄斑出血等一系列致盲眼病的概率越高。所以,近视防控的重点,在于预防和有效控制近视的加深速度。
因此,OK镜(角膜塑形镜)作为目前近视防控的三大有效手段之一,一直备受家长的朋友们的推崇。但在临床中,因为知识存在偏差,很多家长对于OK镜存在误区。
误区一
OK镜谁都可以验配
验配角膜塑形镜是一项严谨的医疗行为,必须选择正规专业的医疗机构,验配前也需要经过严格的检查,验配后也需要做到定期复查,才能保证安全。
OK镜主要适用于8到40岁近视人群,其次配戴者要经过严格的检查,确认角膜无异常,无眼睛疾病,角膜曲率、眼压值及其他各项自然条件符合要求才能进行验配。
另外,还有戴镜者的依从性、免疫力、卫生习惯,家庭消费能力等方面,也是视光主任是否给予配镜的考虑因素。
误区二
OK镜能根治近视
Ok镜主要作用在于夜间佩戴,白天即可拥有清晰的裸眼视力,此外配戴Ok镜后,我们的角膜形态会发生变化,周边视网膜形成了近视性离焦状态,一定程度上能延缓近视发展速度。
但Ok镜矫正近视属于物理矫正过程,一旦停戴,视力还是会恢复到以前的状态,所以,家长朋友要摆正心态,Ok镜确实不能根治近视。
误区三
OK镜配了就万事大吉
近视的根源在于不合理的用眼习惯、户外运动太少、过度的近距离工作、大量使用电子产品。
如果这些因素不去除,即便配了OK镜,度数照样快速增长。所以,家长要从根源入手,不能仅靠医疗手段去控制近视。
误区四
近视度数高了再配OK镜
不少家长等到孩子度数发展到4、500度才开始紧张,张罗着给孩子验配OK镜,这对孩子的近视控制是很不利的,戴OK镜的效果也不如低度近视的孩子那样好。
正确的做法是,在孩子出现频繁揉眼、眨眼、近距离视物等近视迹象时,就应该及时到医院进行视力检查,并且采取必要的应对措施。
误区五
OK镜可多用几年再换
家长考虑经济情况可以理解,但是从健康安全的角度考虑,这样做是不可取的。因为镜片的磨损、附着物的沉淀以及镜片的变形对眼睛健康会造成一定影响。
无论哪种品牌的角膜塑形镜,都建议使用1.5年至2年更换。如果过于考虑经济的因素去延长使用期限,则会给孩子增加并发症的风险。